路和堂科普--春季养生正当时,遵循古法焕活力
春季,乃大自然阳气蓬勃生发之季,亦是我们调养身体、重焕元气的黄金时段。《黄帝内经》云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。”此时,顺应天时做好养生,对全年健康意义重大。
起居上,应顺应春气早睡早起。《黄帝内经》提到“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”。每晚尽量11点前入睡,防熬夜伤肝。晨起后,不妨做5分钟太极拳或八段锦等伸展运动,疏通经络;睡前用温水加艾草或生姜泡脚15分钟,助眠驱寒。
饮食需注重调养,秉持少酸多甘原则。春季肝气旺,易克脾胃,饮食宜清淡。唐代孙思邈在《千金要方》中说“春七十二日,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”。多吃红枣、山药等甘味食物健脾养胃,饮用玫瑰花茶等花茶疏肝解郁,少吃油腻辛辣之物,减轻肝脏负担。
情志调养不容忽视,要保持心情愉悦。春季肝气升发,情绪易波动,《养生论》指出“春气通于肝,肝主疏泄,喜条达而恶抑郁” 。每日抽出10分钟静坐冥想,多与亲友交流、参与户外活动,听古琴曲《流水》等舒缓音乐,平复情绪。保暖方面,牢记“春捂”。春季气温多变,早晚温差大,过早减衣易受寒。《老老恒言》有“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”之说。外出备薄外套,睡觉时盖好被子,可用热水袋暖腰腹,促进血液循环。
运动养生讲究适度。《遵生八笺》提到“春阳初升,运动宜缓,不可过劳”。每日散步30分钟,或练习太极拳、瑜伽,调节身心、增强免疫力,体质弱的人尤要避免剧烈运动。艾灸也是春季养生佳法,可升发阳气、驱散寒湿。《本草纲目》载“艾叶能灸百病” 。每周艾灸关元穴、足三里穴1 - 2次,每次15 - 20分钟,艾灸后注意保暖防风。
春季养生关键在于顺应自然、调养身心。从古代养生智慧中汲取营养,融入现代生活,我们便能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焕发活力,拥抱健康生活。
免责声明:内容仅供参考,图文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,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。